【記者劉昱彣高雄報導】高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與愛鄉、旗美社大共同舉辦小鄉會客室講座,日本北海道黑松內自然體驗學校大類幸子分享,以北海道黑松內自然體驗學校為例,20幾年前也是廢校的空間,透過全村公民行動,社區長出自己的力量,希望每個人透過接觸大自然,感受到自己是一個主體,主動去探索好奇的事物、追求快樂。
大類幸子是自然學校裡的資深工作者,年幼時到過世界許多國家,因父母工作因素,她每個求學階段都在不同國家度過,接觸到美國環境教育,奠下她前往黑松內自然體驗學校工作契機,她介紹黑松內位在北海道,現存2,368人,地廣人稀,但村民對社會教育都很熱心,黑松內有森林、山、河川,離海很也很近,產業以酪農、漁業為主,鄰近的壽都汀是較大的城鎮。
自然學校不像一般正規教育場所,是人們為解決環境問題所設立,教導者透過自然體驗的引導,讓參與的人從生活中反省,並做出行動上的改變,最終讓保護環境變成一種打從內心的信念和使命,目前日本有約3千間自然學校,主題活動有適合小孩的,也有適合國際志工,和適合親子的。
黑松內在1998年因學生人數不足,陸續關閉四間小學,現僅存2間小學,社區如何思考和面對人口不斷流失現況,成為自然體驗學校成立的契機,一方面有現成廢校空間可舉辦課程、活動,另一方面黑松內町有山毛櫸森林資源,成為體驗好棒的場域,NPO組織工作者高木晴光主動提案,說服在地人、當地民眾,讓山毛櫸森林自然學校應運而生,自然體驗學校宗旨是希望讓更多人接觸土地,把人帶回大自然,深刻體驗可為生命帶來動力,透過挑戰、探索,覺察自然環境、科技的快速變化,並反思可以如何因應。
高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與愛鄉、旗美社大合辦小鄉會客室講座,日本北海道黑松內自然體驗學校大類幸子分享經驗。 (劉昱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