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暖暖國小36位學生,4/15前往基隆市明德國中職業試探體驗示範中心進行技職探索,參加由「凡人與路Monazu手工鞋工作室」舉辦的「皮雕設計之克拉克小鞋鑰匙圈體驗」活動,在實作中感受傳統手工製鞋的魅力,也為技職教育向下扎根注入新活力。
暖暖國小體驗皮雕鞋作 傳承製鞋技職向下扎根,圖為基隆市明德國中職業試探體驗示範中心林組長介紹職業探索課程的設計宗旨與目的/取自明德國中職業試探體驗示範中心臉書
活動開始,由中心林組長介紹此次職業探索課程的設計宗旨與目的,引導學生了解透過體驗式學習找到自身興趣的重要性。隨後,授課講師宋之凡老師與陳佳吟老師(宋媽媽)攜手登場,不僅分享自身在學習與製鞋路上的經歷,也播放專業製鞋流程影片,讓學生認識傳統工法與現代機械製鞋的異同。
暖暖國小體驗皮雕鞋作 傳承製鞋技職向下扎根,圖為同學在宋之凡老師的指導下認真製鞋/取自明德國中職業試探體驗示範中心臉書
宋之凡老師說明,傳統手工製鞋需歷經160多道工序,而現今透過機械協助,已可簡化為13道工法。今日學生所體驗的「小皮鞋鑰匙圈」雖然是縮小版,但同樣需細心與耐性,對孩子們而言仍是一大挑戰。
課程中,學生們首先學習「穿針引線」,宋老師運用「串燒」的比喻,讓孩子們輕鬆理解皮鞋縫線的特殊手法,並解釋此法可避免線結過大、難以穿過皮革,也更不易脫線。孩子們一開始擔心會困難,然而在專心聽講與老師的鼓勵下,紛紛建立起自信。
暖暖國小體驗皮雕鞋作 傳承製鞋技職向下扎根,圖為36位學生在宋之凡老師及宋媽媽陳佳吟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的狀況/取自明德國中職業試探體驗示範中心臉書
接下來的「縫製」階段則是挑戰的重頭戲,學生們全神貫注觀察老師示範動作後親自上手,各種專注的姿勢令人感動。令人驚喜的是36位學生竟全數在上午11點前完成作品,效率與投入度令人讚嘆。
最後一步,孩子們將碎紙塞進鞋內撐起鞋型,再自行綁好鞋帶,一雙雙獨一無二的小皮鞋誕生。完成作品的那一刻,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成就感,也在手作中種下對技職的初步認識與熱情。
本次活動由宋之凡老師、陳佳吟老師與協助導師全程陪伴指導,不僅讓孩子們在手作中認識自我、發展興趣,更實踐了技職教育向下扎根的理念。
原始新聞來源 暖暖國小體驗皮雕鞋作 傳承製鞋技職向下扎根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