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研發的105公厘輪型戰車

【很角色時報王清正/綜合報導】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今日25日在南投集集兵整中心辦理研發超久的105公厘輪型戰車展示活動,展出「獵豹105公厘輪型戰車」D2研製樣車,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表示,「獵豹105公厘輪型戰車」係依國軍「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及陸軍需求辦理,於民國108年至112年完成兩輛樣車開發及科研初期作戰測評。該案由國防部軍備局及中科院等單位分工合作,第202廠負責主合約單位負責全系統整合及105戰車砲新式彈藥開發,第209廠負責底盤載具,中科院負責砲塔系統,全案於民國112年2月完成樣車研發測評,同年8月完成初期作戰測評,並通過軍種測評總評「合格」,成為第一輛由國人自力設計製造、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的輪型戰車。

獵豹105公厘輪型戰車由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2廠及209廠與中科院共同研製,,全車皆配備有複合裝甲,正面可抵抗30mm穿甲彈,側面可抵抗12.7mm鋼芯彈,未來規劃會依陸軍各項需求調整車身高度等項目,並透過「靜態說明、動態展示」等方式,展現「國車國造」具體成效。

正在測試16.7度側斜坡行駛的獵豹裝輪戰車。(記者王清正攝影)

活動首先由第202廠副廠長陳健中上校在會議室簡報「105公厘輪型戰車」沿革、性能、諸元,並播放該車在軍種初期作戰測評期間,進行「靜對靜、靜對動、動對動」等實彈射擊影片。

202廠副廠長陳健中上校表示,獵豹105公厘輪型戰車最高時速可行駛每小時100公里以上,砲塔系統具雙軸伺服穩定,可行進間射擊,在2000公尺距離可貫穿500公厘鋼板;車體周遭裝設8個觀遠景觀測系統具全天候作戰能力,能在2000公尺外辨識車輛,1200公尺外辨認人員,砲塔四周有雷射預警系統,當被鎖定時,可直接要求最近的橫式6管煙幕彈發射煙幕以脫離戰場,全車皆有複合裝甲,正面可抗30公厘穿甲彈,側面可抗12.7公厘鋼芯彈,,操作手在車內即可掌握車外狀況,並具獨立觀瞄系統。這款搭載105公厘戰車砲的新銳裝甲車不僅砲火猛烈,還可以每小時100公里高速狂奔,甚至具備比肩M1A2主力戰車的「獵殲能力」,由軍備局、中科院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戰砲車)今天首度亮相,筆者赴軍備局位於南投的生產製造中心進行50%正斜坡(26.6度)、30%側斜坡(16.7度)、波浪路面、高速煞停等測試,顯示其性能無虞。有助於厚實台海防衛作戰底氣。

輪型戰車D2樣車為國造「雲豹」家族新成員,其採用八輪裝甲車底盤,構型與搭載30公厘機砲的CM34裝步戰鬥車相若,但比起可乘載9至10人的「長輩」,輪型戰車僅供4名車組人員操駕,並預留充分的砲彈裝載空間。採用複合裝甲的輪型戰車,正面可對抗30公厘穿甲彈,側面可抗12.7公厘鋼芯彈,為車組人員提供一定程度的防護力。

獵豹輪型戰車配備一門105公厘戰車砲為主要武器,看似與M60A3TTS、CM11等國軍現役主力戰車同規格,實際運用上,卻有8項顯著差異。

1:獵豹輪型105公厘戰車可使用XTC112人員殺傷彈與脫殼穿甲彈,可擊穿2000公尺外的500公厘厚鋼板,比M60A3TTS、CM11的主砲穿甲力更優異;前者彈頭則內含2000顆鋼珠,遂行灘岸作戰時可殺傷大量敵軍目標。根據軍備局公布數據,一輛雲豹輪型戰車可裝載約33發戰車砲彈。

2:獵豹輪型105公厘戰車有著與美國M1A2主力戰車同等級的「獵殲(Hunter-Killer)功能」,意指車長將目標賦予射手識別後,不必等射手識別、發射,隨即可搜索新目標,有助於提升接戰效率。

3:雲豹輪型戰車105公厘戰車砲射擊後座力僅20噸,只有M60A3TTS戰車60噸的3分之1,除了增加整體射擊穩定度,行進間射擊與側面射擊時也更游刃有餘。這是軍備局重新設計戰車砲的制退復進機等部件後,所斬獲的成果。

4:除了105公厘戰車砲,雲豹輪型戰車的砲塔上方裝設1門12.7公厘遙控機槍塔,主砲旁則設有一門7.62公厘同軸機槍,可壓制步兵等缺乏裝甲保護的敵方目標;砲塔後段則有橫式煙幕彈發射器及雷射預警系統,可望提升輪型戰車戰場生存能力。105公厘戰車砲塔採用電力操控與雙軸祀服穩定裝置可進行日夜間行進射擊火砲,砲塔搭配新式的制退系統,將後座力由原先的60噸降至20噸,因此可以裝在八輪裝甲車上。主砲附有7.62公釐同軸機槍,車頂還有一座12/7公釐遙控機槍。105、12.7、7.62公釐彈藥,各可攜帶33、2000、400

5:雲豹輪型戰車的引擎馬力達600匹,雖遜於現役M60A3戰車的750匹,但輪型戰車總重僅28噸,比M60A3戰車的51噸少了快一半,還可以六輪轉向。因此,雲豹輪型戰車極速可達時速100公里,還可善用迴轉半徑小的優勢,在寬度有限的台灣道路上迅速變換方向。另外,雲豹輪型戰車也通過越壕、涉水、爬坡等各項驗證,可以在城市以外的地理環境之中作戰。

在有水的路上急煞車測試。(記者王清正攝影)

6: 針對砲塔的研製,現場軍方人士強調,「從砲管到砲塔,國內已有能量自製」,由於與現行M60A3、CM11戰車的砲管口徑一致,因此未來彈藥亦能共用。現場更展示500公厘厚度的鋼板,遭戰砲車在2000公尺外以105公厘脫殼穿甲彈貫穿的實品,顯示戰力無虞;另外,現場展示的D2樣車砲管,已實彈驗證400枚砲彈,單一砲管壽命共可發射約800至1000枚砲彈。

7: 台灣對美採購的M1A2T戰車,具獵殲功能,負責砲塔研製的中科院工程副組長林彥光上校也證實戰砲車具備類似功能,並能節省時間、提高攻擊效率。

8: 軍備局202廠自製的主砲105公釐,與現役主力戰車CM11/M60A3相同,不過經過改良後膛壓提升,發射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對均質鋼板的穿甲力,由450公釐提升至500公釐。換言之,單就火力而言,獵豹的主砲火力甚至高於現役CM11/M60A3,僅次於未來引進的M1A2主力戰車的120公釐砲。

所謂的獵殲,M1A2與M1A1最大的差異在於,舊型的M1A1接戰時,車長與射手被迫觀看同一目標,因此接戰結束後車長才能繼續搜索,但M1A2的車長可以在目標賦予並經射手識別目標後,隨即進行新一輪的搜索,達到循環接戰目標。

雖然雲豹105公厘輪型戰車D2樣車今日才亮相,但事實上,國軍研製輪型戰車的構想已相當久,早在2004年,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研發雲豹輪型戰車「P1」原型車,只是被長年擱置,未獲具體進展。直到2019年,軍備局才執行7.78億元跨年度預算,研製D1、D2輪型戰車原型車,目前皆已研製與測評完畢。
雖然獵豹輪型戰車D2樣車戰力完備,卻仍有被外界詬病車高過高等問題,軍方表示,D2樣車的車高約3.3公尺,但新一代D3樣車的車高將降至3公尺以下,若一切順利,D3車型預計於明年完成驗證,未來有機會視軍種需求量產。

軍備局說明,目前戰砲車仍在研製階段,軍備局依照陸軍需求,於108年至112年打造2輛樣車(D1、D2樣車),並在去年2月2日完成研發測評,並執行「行進間射擊」等42項測試、合格項目40項;並隨即於去年8月18日完成初期作戰測評,共執行主次91項,結果為合格。

雖然測試結果合格,陸軍認為仍有精進之處。綜合現場說明官及軍方人士說明,目前樣車的高度為3.3公尺,但陸軍要求必須達到3公尺以下,同時進行砲塔內部配置微調,因此國防部已核定,將以自有基金籌建D3樣車,上半部(砲塔)1.7億元、由中科院負責,下半部(車身)1.2億元、由軍備局負責,總額約2.9億元,預計114年完成產製及驗證,以滿足軍種作戰需求。

軍備局強調,國軍現役戰車都是屬於履帶型戰車,不利運用在海岸、沙灘與河川地形,而輪型戰車最高時速可達到每小時100公里以上,快速機動為履帶戰車的2倍以上,可以適用在沙地、河川及城鎮作戰,滿足現有作戰需求。

筆者提問,為何不考慮使用主砲自動裝填系統,也有助降低砲塔高度。軍備局官員指出,自動裝填雖可使砲塔變小,但對攜帶彈藥數量、射擊速度,乃至系統可靠度,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決定保持人力裝填。

獵豹105公厘輪型戰車可使用XTC112人員殺傷彈與脫殻穿甲彈,可擊穿2000公尺外的500公厘厚鋼板。(記者王清正攝影)

 

 

You May Also Like

相關報導